初進入香港城,把行李先暫時寄存在位於九龍的旅館之後,今天的目的地即是要往

港島方向前進。下午的預定行程,是要考察位於香港島的電車系統,很難想像在一

座人口密集的城鎮,行走於路面的電車,是如何能夠與城市和平共存。在台灣很難

看到的「電車優先路權」,在香港最繁華的區域中又如何能保持運作的效率?

 

Blog191.JPG

香港電車(Hong Kong Tramways)是貫穿香港島北側的一條電車路線,西起堅尼

地城、經上環、中環、金鐘、灣仔、銅鑼灣等精華區後,一路往東延伸至筲箕灣,

路線全長約13公里、軌道全長約30公里,全線有123個車站,大約250公尺就有

一座車站停靠,幾乎可以說是「有軌道」的公車系統。

Blog192.JPG

來到香港,幾乎就不得不提香港方便的大眾運輸系統。香港的大眾運輸系統主要可

分為幾大類,軌道類包含香港地鐵、位於香港島的香港電車、以及聯絡上環至太平

山頂的索道纜車;非軌道類主要就是以巴士為主,這其中還分為專營巴士、非專營

巴士與公共小型巴士等三類。其中專營巴士就有五家業者營運、路線數量近700條,

可說是香港的主力大眾運輸工具之一。由於香港腹地狹小,專營巴士集團在市區大

量採用雙層巴士提供服務,這些雙層巴士每輛載客人數可達到110~130人不等

(視公車大小而定),可是大大提昇了地面大眾運輸的運輸效能。

Blog193.JPG

除了主要的專營巴士路線外,香港還有一種輔助巴士與地鐵的接駁交通工具,稱為

「公共小型巴士」。這些巴士多半是14或16人座的中型巴士,他不像是專營巴士具

有密集的班次或班表,但卻能深入各個需求地區、提供高可及性的大眾運輸服務。

公共小巴的成型,其實是早期在香港以非法形式經營的「白牌車」(類似台灣的野雞

車),直到1970年才在「就地合法」的政策下予以合法經營,包含原本由白牌車轉型

的「紅色小巴」、以及由政府核准經營的「綠色小巴」。小巴雖然靠站、停站靈活性

較高,但是時刻表不固定、車輛隨招隨停、路線非絕對固定等特性,都讓小巴僅能服

務當地人、難以成為外地旅客的使用運具之一。

Blog194.JPG

香港島上的商業區之中,除了地鐵與巴士系統外,最主要的通勤與遊客聯絡交通工

具就是途中這個雙層的「路面電車」了。光是在這張照片中,包括電車、公車、計

程車,最少的是私家轎車,和台灣大量私有轎車的情景有著截然不同的差異。目前

位於港島的香港電車每天大約可以載運24萬人次的旅客,雖然不是香港主力的大眾

運輸工具,但也可說是香港島的商圈中不可或缺的大眾運輸系統。

Blog195.JPG

在1904年香港電車興建完工時,電車路是山(陸地)與海的分界線,不過隨著香港

島的範圍逐漸隨著填海造陸而擴大,電車路線也離海岸越來越遠,這條大眾運輸系

統反倒是「融入」了香港島的繁榮地區中。隨著市區的開發,車站的形式並沒有很

大的改變,候車空間基本上並不寬敞、也不舒適,充其量就是與公車站類似的候車

空間。不過,在行人空間上,許多電車的站體已經有立體交叉形式的行人穿越設計

供民眾進出車站。

Blog196.JPG

就算電車走入了街墎較為狹小的區域內,電車仍舊擁有優先的行駛路權。香港電車

採用了與臺鐵相同的1,067mm軌距,現在全系統有164輛雙層電車,也是全球唯一

全數採用雙層電車的路面電車系統。雖然擁有優先的路權、但是路面電車還是會被

旁邊車輛所佔據使用空間,尤其是路邊違規停車嚴重時,車輛難免會侵入到電車的

路權,這時電車的營運就難免受到影響。

Blog197.JPG

香港電車有個特別的名字叫做「叮叮車」,源自於電車開車與警告時的警鈴

「叮叮」的聲音。這條電車路線還會進入某些「行人徒步區」,在行人徒步

區之中,人和車就沒那麼大的「分界線」了,因此當電車走入這些區域時,

駕駛需要小心翼翼地警告走入安全範圍內的行人,大家從照片中也能看到,

那些攤販可牛得很,東西幾乎都放到安全界限一邊,行人反而就變成電車的

「障礙物」哩!



下篇文章,筆者將再介紹另一條也營運超過百年的軌道—太平山索道纜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b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