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鐵在2010年7月1日起進行了營運以來第十次、也是今年度的第二次改點,

這次改點可說是高鐵在正式營運滿三年之後,第一次全面性調整其列車班次排列、

票價結構與票務系統的改點作業,其實也是高鐵營運系統往前再邁進的一大部。就

讓我們從時刻表的更改面向,來談高鐵這次的夏季改點作業。

 

Blog140.JPG

【排點重整】重整過後的高鐵排點

台灣高鐵的列車排點方式,從一開始就是採取穩定的Pattern Diagram(定型化

運行圖)來進行時刻表的規劃。2010年夏季的這一次改點作業,首先更改了台灣

高鐵過去的列車號次順序,過去採用「1為直達、2/3為半直達、4為全線區間、

5為區域區間」的號次結構,在這一次改點作業中全部更改,換為「1/2為直達、

3為半直達、5為區域區間、6/7為全線區間」的方式,除了跳過了過去有時會被拿

出來炒作的「4開頭」車次號碼外,也可以發現高鐵在未來幾年內的營運結構,仍

然將以直達搭配全線區間的方式來運行。

 

在這一次改點作業前,曾經一度外傳高鐵會安排局部列車以「台北—板橋—左營」

的高速直達車形式運行,後來排點正式公開後並未見預期的全線直達車出現。筆者

個人認為,高鐵在歷經三年的運轉經驗後,其實已經發現台北—台中兩都會區的聯

絡行為仍有非常重要的角色,與其用少停一站縮減3~5分鐘的停車時間,來換取可

能少載的客源,未必那麼划得來。然而,筆者個人仍然認為,高鐵保留了台中不停

的發車模式,等到連續假期(如春節)、直達需求強烈時,仍有可能出現高速直達

車服務民眾。

Blog141.JPG
對於尚未具有南港站的台灣高鐵而言,板橋站不僅能分散台北都會區的密集旅客,
也是高鐵於台北都會區進行列車調度的重要車站。

 

【對稱發車】南北對稱的改點內容

高鐵其實在上一次大幅度改點時,當時的排點作業就有蠻有趣的Pattern現象,以

台北發車為例,改點前的時刻為「直達(00分)、區間(06分)、區間(30分)、

直達(42分)、加班區間(48分)」,這次改點後順序變成「區間(00分)、

加班區間(18分)、直達(30分)、區間(36分)、直達(54分)」,也就是一

改過去如果沒有加班車時採行的「直—區—區—直」策略,改為「區—直—區—直」

策略,讓定型的直達車早區間車6分鐘出發、讓加班的區間車與下一班直達車間隔

12分鐘。在這樣的改點策略下,雖然原本區間車的時隔未變(連續兩班定期區間車

間隔24分、36分)、但改善了直達車的等候時間,從原本的連續兩班間隔42分、

18分也演進到24分、36分,對於直達與區間的旅客需求,算是有一定程度的進步。

 

高鐵這次改點的優點,是改善了過去到站時刻順序顛倒的問題。在前一個版本的時

刻表之中,由於列車會在中途追越的問題,因此往往會發生到了中途站或終點站的

列車順序改變情形,雖然在軌道系統中,這種「中途追越列車」較早抵達的情形幾

乎是常態,但是對於高鐵南北兩端最短96分、最長120分鐘的排點型態中,看起來

高鐵依舊是想要讓旅客有「早出發就早抵達」的時刻表感受,因此在這次的時刻表

中做了大幅度的調整。同時,也因為這一次的改點計畫,高鐵減少了台南、嘉義與

新竹的避車作業,多少可以減少區間車因需要給足後方列車足夠的避車時間,減少

需拼命加速的運轉措施,多少也能再節省一點能源損耗。

Blog143.JPG
7/1日起的全面性改點,可以看到列車發車時間的一致性,甚至連離/到站的一致性
都如出一轍。

另外還有一個很特別的情形,出現在2100過後的列車,不管是北上或南下列車,在

時刻表上面都做了一些速度的調整,例如北上的756、760、762與596次列車,在

左營—台南、台南—嘉義等兩個區間都做了速度的微調,然而卻可以在桃園站以北

恢復原原先的運轉時刻。例如左營至台南間,正常時刻的列車兩站時間差為13分、

然做過時間微調的列車其時間則增加為15分,筆者個人曾經親身以GPS儀進行調查,

在這個區間內本來都會跑到時速270KPH、在調整時間後僅會跑到約200KPH,顯示

高鐵亦可能透過微調的方式減少損耗。

 

【候車課題】正常班次的密度差異

然而,在這一次的新時刻表中,如果我們抽離加班車不看、僅看單純車次代碼開頭為

0的正規班次,也就是在上一段文章中所提到的「區—直—區—直」時刻表,其時刻

為「00—30—36—54」,如果我們是以區間車與直達車共同停站的觀點來看、並且

把候車旅客以每15分鐘切開來看,00-14分到達車站的旅客平均候車時間為23分、

15-29分為8分、30-44分間為9.8分、45-59分間為4.4分,在這樣的切分結果下,

我們可以發現不同時段的旅客、其等候高鐵的平均時間差異可能相差5.2倍之多。

 

如果我們加入了加班車,也就是「區—加班區—直—區—直」的型態來算,00-14分

的平均候車時間為11分、15-29分為6.9分、30-44分為9.8分、45-59分間為4.4分,

則此時最長與最短的差距就縮為2.5倍。如果我們和去年9月1日改點的時刻表相比,

就會發現過去以15分鐘為切分的等候時間,其最大與最小的差異僅有1.7倍左右,還

比新班表在有加班車時的差異要小,這種情形是在這一次時刻表中所出現的新狀況。

如果我們以15分鐘為切分點,平均等候時間的差異如下表所示。

 

表一、台灣高鐵第十次改點前後平均候車時間比較表

時間分段 改點前 改點後
(無加班車)
改點後
(有加班車)
平均候車時間差異
(無加班車)
00-14 13.4 23.0 11 +9.6
15-29 8.0 8.0 6.9 -1.1
30-44 9.9 9.8 9.8 -0.1
45-59 8.0 4.4 4.4 -3.6

 

筆者以這種方式凸顯出候車時間的議題,其實主要出在於高鐵這次改點中新增了以

自由座為基礎的「定期券」與「回數券」制度,這種制度形成時就必須得考慮到旅

客不會事先記得或事先看時刻表,而是採取「隨機性」的到達車站時所承受的候車

時間差異,而時間就是成本,相對而言就是造成不同的候車負擔,這其實是影響旅

客是否願意使用通勤券制度的一個隱性因素。當乘客真的希望把高鐵當作通勤運具

使用時,其平均候車時間的穩定性就非常重要,因此就算這次班次數略為提昇、但

是候車時間的差異性亦可能造成旅客對於服務品質的影響。

Blog142.JPG
雖然高鐵恢復了自由座制度,但自由座所牽涉到的旅客候車時間議題、以及
自由座票證制度的彈性,都是高鐵後續還有許多值得再加強的課題。

 

平均候車時間的另一個差異,則是代表自由座可能滿位的機率,假設自由座

旅客是以平均分佈的方式抵達車站的情形下,可能會出現現行30分的列車

滿位機率最高、00分的列車滿位機率最低的情形,這種不均勻的情形對於

自由座的管理也是另外一個層面的課題,相對來說過去的制度對於自由座而

言較為適合,其滿位的差異性也能縮小。

 

本篇文章中,我們從時刻表的議題來談到後續候車時間的問題,這其實是在

時刻表規劃中往往被忽略的一環。在先進國家的軌道系統之中,如何透過既

有的票證系統資料來預估旅客到站的時間分佈、藉此配置適合的列車、甚至

透過票價差距來「誘導」乘客使列車載客容量可平均分佈的課題,其實是一

個很細緻、又很全面性的課題。尤其像是高鐵列車過去曾因為自由座與對號

座的載重不均、導致差異磨耗的經驗,更凸顯這個課題的重要性。這是一般

以「每週班次數」所看不到的課題,但是透過精密的計算、加上高鐵營運三

年來的更多基礎資料,可達到更妥善、更有效率的班次配置。

Blog144.jpg
對於高鐵來說,「時刻改正」已經不是第一次作業,但是如何能夠使「時刻改正」
又同時兼顧不同的營運面向、甚至顧及後續接駁的時間需求,這些都是歷次時刻表
調整作業時必須注意、也是不斷累積的經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b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