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各位讀者可能看過八月底時有一則來自外電的飛安新聞,媒體用了一個聳動的標題:

「Pilots Forgot How To Fly!(飛行員都忘了怎麼飛行!)」這個標題無疑是

對駕駛艙裡面那兩位專業的飛行人員最莫名的指控,然而這也是一個FAA正在進行的

飛安研究。隨著駕駛艙越來越電腦化、飛行似乎越來越簡單的同時,民航界注意到

飛行員似乎有「技能退化」的顧慮,究竟原因為何?且讓本文為各位淺談剖析。

Blog102.JPG  

 

引子:飛行員都忘記該怎麼飛行?

 

FAA近期在進行一個大範圍的飛安研究,研究報告包含了49次的飛安事故與意外,

另外再加上於超過9,000個正常航班中的734次飛安自願報告,藉由以上這些資訊

與統計來進行全面性的研究。

 

目前初步結論反應出了近年來飛安意外的新殺手 -> 自動化系統 vs. 飛行員的新風險

在這次的研究中,60%的事故與30%的意外因子都顯示,飛行員未發現自動駕駛或

自動節流閥(自動油門)已自動切斷是事故的主因之一...

 

 

【減輕負荷】科技始終來自於「惰性」—長時間飛行的最佳助手

 

講起飛行的自動駕駛(Autopilot),許多人可能會以為那是20世紀後半段飛機、

甚至是玻璃化駕駛艙引進之後才開始有的先進技術。但是可能很少人知道,飛機的

自動駕駛科技、其實是在1912年就已經被發展出來並且廣泛應用。由Lawrence 

Sperry所研發的第一代自動駕駛儀,是由四套陀螺儀所構成,陀螺儀可以讓飛機

精準地保持水平姿態與航向,透過陀螺儀的連結,第一架裝設自動駕駛的Curtiss 

C-2單螺旋槳雙翼機能夠精確地直飛、以連桿方式控制高度並上升與下降,在1914

年時由Sperry在法國巴黎賽納河畔進行了一次成功的示範飛行。

 

第一代的自動駕駛還只能夠保持飛機的航向(保持真航向、非磁航向)、帶著飛機

上升下降,還不能控制飛機的轉彎。這是因為飛機的滾轉角度在第一代的自動駕駛

系統中還不能精確掌握。不過很快地,在1930年代所推出的自動駕駛系統,例如

Boeing 247(1933)、DC-3(1935)推出時,都配備了新一代的自動駕駛系統,

這時的自動駕駛已經會靠著磁羅盤與陀螺儀進行完整的飛行控制,英國人還曾經給

這種飛行系統以個很貼切的代稱—「Pilots Assister(飛行員幫手)」。自動駕駛

的另一個階段,就是要讓飛機能夠自動控制速度、而不是靠飛行員在節流閥上控制

飛行速度,直到噴射引擎發展後、才有所謂的自動節流閥(Auto-Throttle,簡稱

A/T)的控制設備。第一代的A/T出現在全球第一代噴射戰鬥機:德國的Me-262

噴射戰機。有了可以控制方向的自動駕駛、以及可以控制動力的自動節流閥,一套

完整的自動駕駛系統才真正地有了雛型。

 

Blog097.JPG  
YS-11的駕駛艙,可以看到傳統使用完全機械結構的駕駛艙設計方式。駕駛艙有各種
不同的顏色以避免飛行員在緊急狀況下做出錯誤的決策。 

 

二戰後的1947年,美國空軍一架配置了完整自動駕駛設備的C-53運輸機(C-53是

C-47的改良款),進行了一次完整的自動駕駛越洋驗證飛行。這架飛機從起飛、平飛

到落地都是使用自動駕駛飛行、而她所配備的自動駕駛系統已具備依循無線電導航信

號的飛航能力,由此證明了航空界能夠更安全地在自動駕駛的輔助下、在黑夜與惡劣

天候中執行飛航任務。

 

【改朝換"人"】飛行工程師 → 電腦化駕駛艙

 

航空業自動駕駛技術的突飛猛進,主要來自於兩大因子:航線長程化 & 電腦化駕駛

艙。自動駕駛所存在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要減輕飛行組員的飛行負荷、讓飛行員

有更多的精神與心力可以關注惡劣天候的威脅、離到場階段的大量航情、以及飛機

隨時隨地變化的各項飛行狀況(例如:發動機、燃油、液壓等)。在噴射機剛開始

為民用航空服務時,自動駕駛已經是一個非常基本的配備,在傳統駕駛艙中,飛機

製造商將自動駕駛與自動節流閥整合成「Autopilot Flight Director System, AFDS

(自動駕駛飛航導引系統)」,將有空速、航向、高度、各種自動駕駛模式全部置

於兩位飛行員的正前方、飛行員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所有飛航的資訊。於是AFDS

逐漸取代了駕駛員的手,在平飛階段時飛行員可以放開雙手與雙腳,讓飛機在正常

的狀態下保持飛行,也讓飛行員能有更多心力關注飛機可能發生的故障與問題。

 

自動駕駛轉型點,是飛機的操控面不再與飛行員的手直接相連,而是改採用電子訊號

轉換成控制訊號來控制飛機的「線傳飛控(Fly By Wire, FBW)」技術,這個轉型點

可以說是自動駕駛的一大進展。我們用1969年所出產的協和式超音速客機為代表,

她使用的是「類比式」的FBW技術,也就是飛行員移動操縱桿多大的範圍、FBW系統

就會回饋多大範圍的訊號給控制面。駕駛艙一樣有飛行工程師來控制發動機、燃油、

液壓、電力等控制系統,AFDS則是連結了慣性導航儀(INS),飛行員在導航模式下

可以藉著連續的座標、不透過導航電台進行精準無誤的飛行。

 

Blog098.JPG  
DC-10的原本設計中,駕駛艙並不具備有FMS系統。不過後期的機型紛紛改良了航電
系統以輔助飛航作業,這些輔助電腦被稱為PMS(程序管理系統)、可以協助飛行員
完整而安全的進行每一次飛航作業。圖為經過改裝的ORBIS DC-10-30駕駛艙。 

 

1980年代是自動化駕駛艙的一個重大革新點,1981年波音公司生產的Boeing 767

客機、出現了一個民航界的新名詞:「飛航管理系統(Flight Management System, 

FMS」,這一套系統正式取代了駕駛艙的飛行工程師,把導航系統、燃油管理系統、

飛行計畫、飛機性能數據、燃油檢核與管理等功能全部整合在機艙內的兩台小型電腦

之中。這兩台小電腦也同時整合了AFDS,因此飛行員有了新的自動駕駛方式,關鍵

就在AFDS上多出了兩個飛行模式按鈕:VNAV(Vertical NAV垂直導航模式)與LNAV

(Lateral NAV水平導航模式)。當這兩個模式被啟動時,飛行員在AFDS上面再也

看不到相對應的數字(例如速度與設定航向),一切控制方式就由兩位飛行員中間的

兩台小電腦進行控制。

 

FMS的引進,大幅度改變了一甲子的民航業飛行方式,飛行員開始大量地仰賴電腦進

行飛行操作。1990年代所研發的新一代客機更是大量引進數位化駕駛艙的控制系統,

波音777、空中巴士A330、A340等等機型,整架飛機配置大量的數位化偵測元件。

這些控制元件不僅會同時將各項訊號回饋給FMS系統、讓飛機能夠更平穩地飛行,當

飛機發生各種故障時也會將故障訊號反應給駕駛艙、讓飛行員能夠提前進行回應,確

保飛行的安全。

 

Blog099.JPG  
Boeing 757 / 767的引進,是FMS正式加入民用航空業的起始點。如今所有的民用航空
飛行員都相當熟悉FMC、也成為他們執行飛航任務的必備裝備。 

 

【文化衝擊】CRM的遺漏之處:Pilot vs. Computerized Cockpit

 

座艙資源管理(Crew Resource Management, CRM)是NASA在1979年開始進行

並推廣的一個駕駛艙訓練管理思維,他著重的是觀察飛行員在駕駛艙的溝通、領導統御

與決策模式,藉此減低飛行員因為人為失誤而導致飛航意外。隨著航太科技的演進、飛

安意外的主因從過去的機械故障、已經慢慢地集中在天候與人為因素上,其中人為因素

更是近年來數次重大飛安意外的主因。在2000年過後,包含美國負責飛安調查的NTSB、

主管一般飛航業務的FAA、澳洲ATSB等全球著名的飛安調查機構發現,近年來一些飛安

意外都處於所謂的「Good Aircraft、Good Weather、Good Man」的「3G」環境。

也就是說,過去不太可能發生飛安意外的情境下,近年來竟然發生了數起飛行意外,這些

意外的共通因子都存在了一個因素:飛行員對於無預期性的駕駛艙警告產生錯誤的反應、

使得飛機失控失事,他們雖然都被歸類於CFIT(Controlled Flight Into Terrian、可

操控飛行撞地)的失事意外,但他們之間又出現了新的「飛行員」:電腦化駕駛艙。

 

在FAA所進行的這次大範圍研究中,他們發現了一個現象:近年來的飛安意外有許多是

發生於「非傳統的飛行員」,也就是經過CPL(商用飛行員執照)訓練後、進入ATPL

訓練時是直接飛航電腦化駕駛艙的飛行員,不像是過去許多飛行員從傳統駕駛艙進入電

腦化駕駛艙。於是,飛行動作多半是在「按鈕」下完成。近年來的飛安意外的常見特色

是飛行員在出狀況時:「What's the plane doing ?!(飛機在做什麼?)」,這是在

過去很少見的現象,那就是飛行員「不由自己駕駛飛機」、而是「看著電腦駕駛飛機」。

 

Blog101.JPG  
傳統的飛機中、飛行員永遠掌握著飛機的姿態,但是當飛機駕駛艙電腦化之後,飛行員開
始依賴電腦、也開始更難以掌握電腦執行中、每個細微的飛行操作。

 

在目前可以看到的資料中,FAA在這次新聞稿用了幾個案例,一個是在正常飛航中忽然間

掉進大西洋的Air France 447航班、另一個則是美國的Colgan Air 3407航班。以3407

航班這個案例為例,飛行組員雖然在可能有疲勞飛行的問題,但是在無機械故障、駕駛艙

程序都正常的情形下,兩位飛行員雖然沒注意到逐漸降低的空速而導致飛機出現了操縱桿

急速抖動的失速警告(Stick Shaker),但是飛行員不僅沒做出正確的Stall Recovery的

動作、副駕駛還做出了錯誤的飛行操作導致最後飛機失控,類似的案例已經開始在航空界

瀰漫,有些飛行操作最後能挽救回來、平安落地;有些連續的錯誤決策就會導致不可回復

的意外,甚至往往飛行員沒有注意到自動駕駛或自動節流閥已經被切斷、飛行員應該自己

手控飛機來維持飛機安全的飛行姿態,這些都是過去自動駕駛的時代不常被看到的案例、

而近年來駕駛艙的唯一改變,就是電腦改變了飛行員的飛行方式。

 

很多人會問,為什麼飛行員要大量使用電腦執行飛航作業,其實飛行員也並非自願、往往

是近年來民航業的大幅擴張與膨脹導致的後果。因為機場或空域容量有限、飛航管制作業

必須要以精確的方式進行飛行,於是飛航程序與飛航設備的進步讓有限的空域擁有加倍的

容量、但也逼迫飛行員必須要讓電腦來進行精準的控制;另外近10年來的高油價議題、讓

航空公司督促飛行員讓電腦以最佳燃油消耗的模式飛航以節省成本,這些都是過去航空業

不曾發生的問題,全新的飛航模式、全新的飛航訓練方式,當然也衍生新的問題。

 

Blog100.JPG  
如今不管是可以越洋飛行的Boeing 777、或者是只能執行短程區域航線的Dash 8,電腦
已經取代了飛行員大部分的任務角色,讓飛行員成為「Fly Manager」而非「Pilot」。 

 

在所有運輸工具中,飛機依舊是很難以電腦完全取代的運輸工具,因為飛機一上天,天氣

依舊瞬息萬變、燃油的殘餘量就等於鐵鳥的生命指數、擁擠空域時仍得要確保航班準點、

以及飛機發生問題時必須要適合場站才能安全停止的特性,是其他交通運輸工具中較為獨特

一環,雖然很多人戲稱飛行員是Flying Monkey,但飛機科技程度越高、飛機就越複雜。

前艙的兩個人要念很多書(因為要多看很多電腦飛行的邏輯,以「懂」得電腦怎麼飛),

他們要考量讓飛機保持平穩避開亂流(免得後艙大家吐得暈頭轉向)、他們要趕著讓飛機

準時地抵達目的地(讓大家都能按照自己的旅途計畫)、還得要省下飛航油料以幫航空公

司提高獲利率。下次當大家看到空姐優先餵食前艙的兩位飛行員時,就請大家多點體諒,

因為當飛機離開地面時,我們唯一能信任的,就是前艙那兩位受過良好訓練的飛行組員!

 

Blog096.JPG  
先進的A380客機所代表的是21世紀的全新駕駛艙思維,大量的電腦化系統與數位化感測
系統讓飛行員能更全面地掌握飛機的飛行狀態,但是數位系統在一定程度老化的故障議題
所造成的飛行員誤判問題也成為飛安的隱憂。所以新的CRM議題,不只是駕駛艙的「人」
而已,而是還包含了駕駛艙的「第三人」—Computer!
 

arrow
arrow

    fab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