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第一個雙層觀光巴士案例,其實是從高雄市先開始的,2016年8月,高雄市即以「試營運」的方式,在臺灣再一次導入雙層公車(過去臺北市曾導入雙層公車作為運輸用途)、並指定作為觀光用途使用。

2016年12月10日起,高雄市雙層巴士開始正式售票營運,成為臺灣在21世紀中第一個以觀光為主要使用目的的雙層巴士。

在營運接近滿兩個月的2月1日春節假期,筆者有幸可以搭上高雄市的雙層巴士,雖然還有些瑕疵、有些需要改善的地方,但是針對華語的觀光營運需求來說,已經是具有足夠水準的觀光巴士服務。

以下,就為各位帶來第一手的搭乘心得。

Blog101.JPG

 

高雄雙層觀光巴士,是全台灣在21世紀中第二個導入雙層巴士的案例(第一例其實是臺北市在2001年左右、曾經試辦過雙層觀光巴士)。自2015年由高雄市政府交通局宣佈預期導入,2016年7月導入第一輛車、11月導入第二輛車,兩輛車都是由高雄客運負責營運,車號分別為831-V2與832-V2。她的車型與臺北的車型相同,都是引進VOLVO B8RLE底盤的雙層巴士。整體來看車型外觀和臺北的車輛相去不遠,但是身為全國第一個實際營運的案例,還是有很多設計的差異之處。

 

Blog102.JPG

2016年8月正式導入的高雄雙層觀光巴士,路線以高雄市在都市發展的重心位置—亞洲新灣區的週邊為重心開始發展,除了觀光巴士外,也導入了高雄客運的營運路線整合,以便利旅客轉乘服務。筆者這次所體驗的路線,就是在正式營運後才加入、以高雄市舊城區(南鼓山、鹽埕一帶)為重點的西子灣線。

 

Blog103.JPG

在高雄客運的網站中,觀光巴士的售票處其實是位於駁二特區的文化遊艇售票處(另一處是夢時代),不過因為因應過年期間的人潮,所以高雄客運將售票處也同步轉移到西子灣線的起點,在路旁設立起簡易的售票處進行售票。除了售票功能外,如果要租借外語的導覽機、也可以在這個地方進行租還。

 

Blog104.JPG

高雄雙層觀光巴士的站牌,採取很有特色的站牌設計,站牌垂直於道路行駛方向、向停等站區內伸入,站牌的上緣是F型的設計形式、設計了有雙層巴士特色外觀的站牌;下半部則以彩色印刷、中英對照說明的方式,將行駛路線、停靠站點、特色景點、服務時刻與服務聯絡資訊都放置在一張圖紙上。在這張照片中,其實就已經可以看出高雄市政府在「資訊一致性」上面還是需要再加強,站牌上面所寫的是「高雄開頂雙層巴士」,但是下方的說明牌寫的是「高雄雙層觀光巴士」,名稱的一致性,還是需要再進一步留意的小細節。

 

Blog105.JPG

在這張圖中,就可以看到更細部的營運路線資訊,高雄雙層觀光巴士目前營運有兩條路線,從中午到傍晚的路線,以西子灣線為主;傍晚開始就會有從夢時代廣場開始的時代線可以選擇。兩條線的共通交會站是在位於愛河、國賓飯店一旁的國賓站。因為高雄雙層觀光巴士並不像是大家熟悉的Big Bus、採取在站點隨上隨下的模式,比較類似於東京 Hato Bus 的「O Sola Mio」或者是「Skybus」的模式,以觀光巡迴巴士的方式,原則上以同一站點上下為主。在兩個路線交會的國賓站,是一個可以進行「水陸轉乘」的站點,旅客可以在這個地方轉搭愛河的愛之船,從不同的角度欣賞愛河沿岸的美景。

 

這個地方其實可以看到筆者在這篇文章標題所說的「瑕不掩瑜」之處,請大家可以注意看這一塊站牌左上角「國賓站」的英文(GOUBIN PORT),只要熟悉高雄的朋友就知道,這個地方會被稱為「國賓站」,主要是因為一旁的國賓飯店(Ambassador Hotel),因此應該英語翻譯上要承襲飯店的英文名稱,才能夠讓外籍旅客在地點上有所連結。同樣的翻譯議題在這張說明圖上有好幾個地方都有類似問題,這一點也是「資訊一致性」的問題。

 

Blog109.JPG

Blog107.JPG

接著來看車內空間,上兩張圖顯示的是觀光巴士的下層空間,由於使用的是VOLVE B8RLE底盤,和臺北的雙層公車相同,後門前方為低地板設計、後門後方僅能夠容納一排5座的空間,車輛中後段的空間完全讓給車輛的機電設備使用,並無法提供更大的載客空間。車輛下層的標準配置是9個實體座位、1個無障礙(輪椅)空間,當然,無障礙空間常態來說就是提供嬰兒車放置的空間。

 

Blog112.JPG

Blog110.JPG

Blog111.JPG

接著來看車輛上層空間,這個部分在同樣車型下,可以看出高雄雙層觀光巴士與臺北的差異性。高雄雙層觀光巴士的上層座位配置分為三個區塊:冷氣區10座、開頂區28座、有篷沙發區5座。冷氣區10座的區域內,座位是全部朝向前方(臺北有2個座位是朝向車後);開頂區28座的部份、座位和臺北一致,不過最大的差異是臺北車輛的開頂區是用玻璃為阻隔、高雄則是與Big Bus一樣,僅有使用欄杆作為阻隔,因此旅客可以在座位上輕鬆地拍攝到水平或俯瞰角度的畫面;後方的沙發區是軟沙發設計,並配合頂蓬,縱使下小雨時也能讓旅客可以坐在上方舒適地享受風景,也非常適合帶小朋友的家庭搭乘,縱使小朋友想要躺臥休息時,也能在降低天候干擾的環境下、保持隨行大人的舒適性。

 

Blog108.JPG

高雄雙層觀光巴士的售票方式是以包車的形式銷售,因為服務本身並不讓旅客隨時隨地上下,而是以指定車次、預約座位的形式售票,因此在售票處銷售時,銷售人員會註記旅客是乘坐在哪一個區域(冷、開、沙)。為了避免同一票價但上下層的服務差異爭議,因此原則上每一班次僅售出上層的43個座位,除非在旅客同意下,才會銷售下層剩餘的9個座位。另外,這樣的售票模式也是為了要在下雨時,可以讓開頂區28個座位(或者是擴大到沙發區33個座位)的旅客可以選擇到下層來繼續旅程。

 

Blog113.JPG

西子灣線的車輛出發!搭乘當日的座位,早在發車的前一個半小時就已經銷售一空,高雄雙層觀光巴士目前是提供平日與假日不同的導覽服務模式,筆者搭乘的假日班次,不僅因為春節期間有加發班次,每一車次也有配置專人進行中文導覽。導覽人員會站在開頂區的最前方,以口述方式更彈性地說明途經路線與景點的特色,也可以和司機相互配合,依據實際的交通狀態調整解說內容。這張圖中,筆者還要特別說明導覽人員的服裝,相較於臺北,高雄雙層觀光巴士的服裝設計就非常符合勤務的需求。因為導覽人員全程都會站立在二樓、不需前後走動,所以裙裝是可以符合服勤的需要,但同時搭配具有帽沿的輕便軟帽、適合站立的平底膠鞋,加上南台灣相對較溫暖的氣候,服裝本身算是搭配得宜。

 

Blog114.JPG

因為車輛採取巡迴、不停靠上下客的模式,因此當車輛在特殊站點時,只要交通環境許可(事實上也因為雙層觀光巴士車速較慢、也需要讓後面的車輛先追越通過),車輛就會在景點旁邊停留下來讓旅客可以多花一點時間觀看景點的特色,就觀光發展的形式來看,比較不會讓旅客覺得在趕路或走馬看花。在這張照片中,此時車輛是停靠在位於西子灣的中山大學門口前,一方面讓後方車輛可以追越、一方面也是讓旅客有機會多環顧一下西子灣的周邊景色。

 

Blog115.JPG

「和大家說Hello!」當天觀光巴士行經鼓山渡輪站時,車上旅客與一旁候船旅客的互動,形成很有趣的城市光景。

Blog116.JPG

因為開頂區是以欄杆為設計,所以遇上路線沿線中低高度景點時,可以輕易的拍攝到無阻礙的景色。

Blog117.JPG

高雄雙層觀光巴士經過國賓站時,恰好可以看到一旁在愛河河面上、也在導覽城市風光的愛之船。夾道而行、用不同的角度觀看城市風景,高雄市從愛河整治後就已經累積不少導覽經驗,這一點在臺灣的城鎮中,擁有類似條件的城鎮並不多,高雄市恰好擁有得天獨厚的環境、加上願意累積經驗的業者,才有今天的基礎成果。

 

就筆者當天搭乘的狀況來說,筆者認為這一趟搭乘經驗、非常值得推薦給華語系為主的旅客,當他們蒞臨高雄時作為認識這座城市的一種方式。就整個過程而言,也可以感受到高雄市政府與高雄客運對於導覽人員的導覽內容要求、用語,都十分的中性與精確。觀光巴士畢竟不是一種運輸服務,對於旅客而言,他們並不是只是搭上一輛巴士,而是希望在整個路程中,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感受城市的發展脈動,這時導覽的內容就會成為靈魂與精髓。

 

當然,目前仰賴人員導覽的方式,在內容的標準化和一致化上會比較不容易掌控,同時平日如果沒有導覽人員的情況下,民眾搭乘的感受也會有所差異。筆者當天有試用了車上的Wifi設備,Wifi非常容易連上,不過就僅有中文內容,景點簡介也相對簡單。至於外語旅客,筆者並沒有再花費租借導覽機,但是如果透過導覽機進行導覽,一定會和人員親自導覽有所差別,至於這個部分如何補強,靠人力也許是一種方式,但若要長遠發展,如何配合系統、或者是從其他官方外語觀光資訊再進行統合,都是後續可以再加強的地方。

 

本文圖片拍攝於2017.01.26、02.01@高雄市

arrow
arrow

    fab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