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一直在準備要接受「道別」這件事情。年中送走了遠航的故事機,

年底到了,隨著航空公司機隊的汰換,國籍航空許多機隊也逐漸離開台灣的天空,

繼長榮汰換了Boeing 767家族後,還有即將除役的華航A300機隊外,國內線也到了機隊家族汰換的年度了......

先響起驪歌的,是復興航空的ATR72-200家族!

 

1124772479.jpg  

 

【ATR.獨特的區間螺旋槳客機】

 

ATR客機是復興航空第一代主力機種,這型客機來自於歐洲Alenia公司,最初由法國的「A'erospatiale」與義大利「Aeritalia」兩家飛機製造廠合資成立GIE公司,在1980年代希望能夠生產一款中程的渦輪螺旋槳商用客機,共同成立了所謂的「ATR計畫」(所謂ATR三個字,是來自於法文「Avions de Transport Regional」,也就是區域性航空器)。在1985年完成首架設計為42人座的ATR42客機,至1988年則增長原有ATR42的設計長度,設計了72人座的ATR72客機,在全世界螺旋槳客機市場之中可謂獨樹一格。由於一般中程螺旋槳客機市場中,像是FK50、Dash8等客機多半以50人左右作為基礎市場,而ATR72從50人跳進載客70人座的市場,可說是進入了噴射客機與螺旋槳客機市場中比較空缺的市場區間!

 

PS. GIE公司後來更名為Alenia公司,現有50%的股權已由EADS掌握,成為專門製造ATR客機的「ATR飛機製造廠」。

PS.2 ATR研發時是全球極少數大於60人座之螺旋槳客機(當時只有日本的YS11是64座),而ATR72的成功銷售也迫使最大對手—加拿大龐巴迪生產同為74座之Dash8-400相互競爭!

 

從外觀上來看,ATR客機基本上是一架高單翼、T尾翼、低主輪且輪距窄的區間型客機。高單翼的設計,加上結構化的機翼構造,可以使得機艙內高度不受機翼結構的影響;高單翼的設計另有一個好處,就是機身高度可以提供位於機翼上之螺旋槳足夠的高度淨空,使得起落架長度得以縮短,登機梯能直接設計於機門上,機門開啟後即可裝卸乘客與貨物;而有別於一般螺旋槳客機設計,將主輪設計於機腹下方,可以減少著陸時的機翼負荷,但這型設計(在ATR72尤其明顯)也增加了飛行員於側風落地時的難度;另一特點是ATR72客機並不若一般客機由機翼加油口加油,加油口位於右側主輪艙,油料加入後再平衡加入機翼油箱中,如此設計可以減少加油設備升降的加油時間......這些特別的設計讓ATR出廠後隨即成為一架銷售成功的飛機,順利打入歐洲與美國市場。

 

1124772480.jpg  

 

【獨特航空 + 獨特客機:復興航空與ATR的不解之緣】

 

復興航空在台灣有很多特殊的紀錄,基本上她是一家老航空公司,以前就從專業民用航空事業經營起,後來因為某些因素暫停飛航營運改經營地勤業。1988年復興航空正式恢復國內航線營運時,她是國內首家全面使用歐系客機的航空公司。1988年復興航空復航時,首先就採用ATR螺旋槳客機,接著1991年引進Airbus噴射客機,都是使用歐系的民航客機為主力機種。

 

復興航空於1988年復航時,即大手筆採購了六架全新的ATR42客機作為初期復航的服務機型,並以優異的空廚事業(豐盛的國內線餐盒)加上成本低廉的機型隨即成為獲利最佳的國內航空公司。在持續成長的航空事業下,隨即再度採購了ATR72客機做為主力機隊,1991年年初首架ATR72-200以台灣民航業新的註冊編號規則(B加5碼數字)加入復興航空機隊中,原本還是掛著復興白底藍橘色線條的傳統塗裝,後續又隨著識別標記更換為新設計的「紫金龍Logo」。由於國內航線的蓬勃發展,ATR72家族在短短幾年內即汰換原有的ATR42機隊,並且成為復興航空的國內線主力機隊!

 

光是1991年至94年之間即引進了13架同型客機,成為國籍航空國內線家族中,相對罕見具備規模的同型機隊!機身註冊編號由原有ATR42的B-220X四碼數字改為B-227XX五碼數字,XX由01至17,扣除4, 9, 13, 14三碼即為13架客機之系列編號。

 

1124772481.jpg  

 

在短短四年間所引進的皆為ATR72-200家族,因國內民航市場正值蓬勃發展期,因此連同家族機艙配置仍稍有差異。07, 08, 11, 12與17總共5架飛機是72人座的艙內佈置、其他8架則為前方有門的74人座佈置。74人座主要縮小前方行李艙,將行李艙門改為登機門,外觀上相當容易分辨出兩機型的差異。優點是可以大量減少旅客於地面的作業時間,但縮小行李艙的缺點使得這型客機較不適合飛行於旅客愛帶特產的馬公、金門等航線。考量到後續服務航線的因素,在隨後引進的ATR72-500型仍保持前方大行李艙的72座位配置。

 

1124772482.jpg

1124772483.jpg  
資料來源:ATR官方網站

 

1995年ATR系列再發展出新的改良機型:ATR72-500,這型ATR更換了新的PW127F發動機,單具發動機推力2,750SHP,較原有的PW124B發動機推力多350SHP(SHP是軸馬力),將原有螺旋槳改為更符合空氣動力學、阻力與噪音更低的六槳扇葉,雖然最大航程由860海浬減為830海浬,但最大起飛重量卻增加至48,500磅,較原有機型增加1,000磅載重。這型ATR72-500客機自1997年引進,機身註冊編號也由228開頭編起,並逐步更換原有的ATR72-200客機,至2000年,共引進了7架客機,而原有ATR72-200僅存712, 15與16三架客機。

 

【全面汰除的起點:珍重再見!B-22712!】

 

B-22712的離去,其實早在離去前兩週就有徵兆,根據賞機迷的通報,都沒有看到B-22712執行定期航班任務,而且復興航空的松山廠棚裡面停放了一架看似正在進行大規模檢查的ATR客機,當時筆者就猜測B-22712要離去的時日不遠了!加上七月初復興航空向ATR確定添購兩架ATR、另保留一架的購買意向書時,就幾乎已經確定舊型ATR即將離去!

 

只是,消息還是來得很突然,2006年10月13日下午,曾有13架、現僅剩3架客機的復興航空,傳出B-22712將於隔日早上離開台灣的消息!對筆者而言,曾搭著她飛過一些國內航班,帶著為老友送行的心情,從松山到中正,看著她掛著「HB-AFM」的呼號離開台灣!

 

她的離去,象徵這三架ATR72-200,即將逐一揮別台灣的天空!

再會!B-22712!

揮手道別,感謝妳在台灣天空的付出與奉獻!

希望妳回到歐洲的熟悉天空,可以快樂翱翔!

 

PS. 經筆者查證,掛了新編號的B-22712 後續在Farnair Switzerland航空公司服務,這家公司非常有趣,她的Homebase是位於法國邊境、由法國和瑞士共同管理的「巴塞爾-米盧斯-弗賴堡歐洲機場(IATA Code : BSL)」,她到了瑞士之後、就被改裝為全貨機,提供瑞士、德國和義大利間的空中貨運服務。隨後陸續被汰換的B-22715和716機也到了同一間航空公司服務,編號分別改為「HB-AFP」與「HB-AFN」,目前也都同時在同一家航空公司服務。根據2019年春天的資料,復興當時這一批ATR72在Farnair Switzerland航空公司於2015年倒閉之後,後來又到了Homebase在愛爾蘭都柏林的ASL Airlines (Ireland) 航空集團繼續服務,這些曾經在台灣翱翔的嬌客,現在仍然持續翱翔在歐洲的天空。

 

1124772485.jpg

這是她最後一天在松山機場留影了,天氣雖然不好,但總得留影吧!再會!

1124772486.jpg

在中正機場,以前是夥伴,未來呢?不知道了!也許有一天,在台灣翱翔的irbus家族也會到歐洲去服務吧!期待再是夥伴的那天!

1124772487.jpg

通常,這種小飛機到中正,如果不是轉降,那就是到來或離去,雖然每次都會有揮手禮,但這次的揮手禮,也許再也看不到了吧!只是來時總風光,離去時,總是孤寂的~~~

1124772488.jpg

1124772489.jpg  

再見了!一路順風!

(原文發表於無名小站、2006年10月16日)

arrow
arrow

    fab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