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準點率都高達99%以上的高鐵,近年來最容易發生大規模延誤的狀況,多半都
來自於轉轍器故障。近兩年來,轉轍器故障導致大規模延誤的情形更是時有所聞。
筆者在最近一次的臺北車站轉轍器故障事件中,恰巧也是返鄉旅客之一,且讓筆者以
板橋為主的影像記錄,來看高鐵在營運這麼多年來,面對關鍵車站故障時,運轉回復
機制如何運作。
2月16日晚上18:20,筆者的朋友在LINE上面告知臺北車站原定18:00的733次
列車在臺北車站並未發車、一旁17:54的231次直達車也未發車,這是春節疏運
的第一天,也是高鐵加密列車發車班次的第一天,看起來就是臺北車站轉轍器發生
故障。18:26,高鐵在網站上開始發佈延誤訊息,顯示是臺北車站與板橋車站間的
轉轍器發生故障,列車發生延誤。
依據新聞稿與筆者朋友的交互比對,這次臺北車站轉轍器故障的時間是在17:53,
當時臺北車站月台內至少已經停靠了準備發車的231次(17:54發車)、733次
(18:00發車),以及剛抵達臺北車站的1526次加班車(17:54抵達)。由於
春節班次較平常時段更密集,這使得各列車延誤快速地增加。最後,工程人員把
臺北車站轉轍器定鎖(亦即臺北車站轉轍器可能部分功能失效,列車無法橫渡南
下或北上軌道,必須直到板橋站才能交換軌道),19:04讓231次列車發車,並
且採取慢速通過轉轍器,這時誤點已達70分了。
筆者原定的班次是21:12由臺北車站發車的1287次列車,雖然我已經知道可能
發生誤點,不過我仍然在20:55左右抵達板橋車站,看看誤點的情形是如何。
20:57,臺北車站轉轍器故障已經發生3小時,但是誤點的情形仍然沒有減緩。
對高鐵來說,碰上轉轍器故障,不只是出發旅客的壓力,還有要求退費旅客的
壓力,售票處大排長龍是必然的現象,卻同時讓本來疏運壓力就很大的售票處
排隊情形更為雪上加霜。
高鐵近年來透過大量的LCD看板、來補強原本LED的PIDS(旅客資訊顯示面板)
的不足,這在常態狀況下其實是很好用的工具,但是面對異常情形時,顯示資訊
的調整就成為很大的挑戰。這時板橋站已經啟動月臺管制機制,因此有部分旅客
是站在閘門外、考慮列車延誤時間而是否要決定更改其他運輸工具。由系統上面
的更新時間與對應列車的時刻,各位可以發現,這時列車不僅仍持續在延誤,且
各項延誤的資訊並沒有辦法確實被反應出來。這種狀況往往會出現在當延誤難以
控制或是掌握時,行控中心並沒辦法給予確實的列車運行時刻,對於高度自定化
的高鐵來說,由於PIDS的母資訊並沒有辦法給出對應的時刻,導致誤點時間的
預估就會在此時失效。
走下月台,就會發現列車延誤的資訊也和閘門口的一致,這時高鐵月台上面的人員
已經改用廣播為應變機制。這個其實是臺北車站轉轍器故障後、遭到定鎖後的特別
現象,因為板橋車站為南下月台在B2、北上月台在B3的設計,因此一旦臺北車站
的轉轍器被定鎖後,臺北車站發出的列車就沒辦法全數都行駛於南下路線上,而是
會有部分列車行駛於北上路線、部分行駛於南下路線。這會使得板橋車站南下北上
的列車必須依臺北車站的「目標月台」先行轉換軌道,成為所謂的「雙單線」運作
方式。(意思就是,臺北車站和板橋車站間的兩條軌道,成為兩條獨立、雙向運作
的獨立軌道)
筆者每次搭乘高鐵候車時,其實非常喜歡仔細觀察位於月臺控制室的TDRD系統
(列車運行追蹤顯示系統),這套系統會顯示目前各列車所在的位置、軌道運行
方向,以及列車相對的位置或誤點資訊。在本圖中能看到,臺北車站轉轍器故障
3小時、運轉恢復2小時之後,列車仍然持續延誤的原因。原先為了大量疏運傍晚
陸續出現的返鄉旅客,高鐵特別於2/16增加了幾個北上的班次,以因應旅客增加
南下的需求,偏偏臺北車站轉轍器故障的時間就是在列車增加的傍晚,這使得各
北上列車必須於板橋、桃園、新竹待命,光是顯示板裡面出現的列車,就有4列車
停靠於板橋至桃園間,除此之外,桃園新竹間也有1列北上的列車(其中包含1列
增班的列車),新竹站更是在北上的月台停靠了1列車、並且有1列加班的列車
停靠在北上的通過線上,後方北上的246次也持續在接近新竹站。
在上一張TDRD左上角的251次直達車,終於出發進入板橋車站,這一班列車原定
板橋站開車時間是20:38,筆者拍攝時間是大約是21:50,列車仍然誤點時間長達
60分鐘以上。特別請各位留意的是,平常如果各位有在板橋車站搭乘高鐵的經驗,
會知道南下月台的北側通常是停靠各站皆停的列車、南側則是停靠直達車。但由於
臺北車站轉轍器被定鎖,使得南下所有列車皆停靠於北側月台,南側月台則提供予
北上的列車使用。
因為PIDS完全無法順利運作,因此站內開始使用人力方式進行廣播,確保旅客能夠
順利乘車。
再看一次整個TDRD的顯示情形,右下角左營站內的是誤點60分才抵達左營的
235次列車(原定抵達時間20:06,實際抵達時間為21:06)。特別值得注意
的是誤點對於折返列車的影響,各位可以看到由左營北上的列車已經帶了誤點
的標記,也就是當臺北站列車發生誤點後,已經沒有可供使用的待命列車,因
此導致回頭列車誤點的情形。而停靠於南下月台的增援列車,也終於獲得進路
訊號的指令,可以繼續往臺北車站發車。
當然,大家可能會開始徒手計算,TDRD上面有多少列車?沒錯,答案應該就是
27列,那麼高鐵明明現在就有33列車,其他6列車呢?這個就是軌道運轉回復的
另一個課題,除了必要待命的列車之外,列車仍會有定期保養的需求,尤其2月
16日是疏運的第一天,可能已經有部分列車排定進行假期前的檢修與保養。另外
筆者觀察了幾列車的疏運情形,其實列車座位並沒有嚴重滿載的情形,顯示現在
的問題仍是在運轉時刻的回復,在座位數仍能滿足服務需求的情況下,並不適合
再增發過多列車進入路線上。
請各位特別注意這兩張照片,這兩張已經是在北上月台拍攝的,TDRD顯示的內容
也與南下月台顯示的不同。板橋站的北上月台因為通常都不會有上車的旅客,因此
主要以掌握北上列車的狀況為主,顯示模式更為關注臺北至苗栗等幾個車站的列車
運行動態。圖中左下角已經駛出臺北車站的列車,是已經誤點超過40分鐘的255次
直達車,由於難以掌握預先的確實資訊,板橋站的站務人員必須在臺北車站將列車
指定車次後,盡速通知旅客移動月台。特別是返鄉時期的高鐵旅客多半行李較多,
這將使得旅客移動時間更為增加。為了加速讓旅客能移動,板橋站也特別將B2往B3
的電扶梯啟用,避免旅客都塞在電梯上下移動的情形。
由於實際乘車人數尚可,在高鐵人員的引導下,筆者決定搭乘255次列車啟程。
雖然筆者的列車是直達車,但是列車從板橋站出發後,並沒有一路高速直達臺中。
列車在桃園車站的通過線內有短暫地停車、從新竹站通過時也速度相對減慢,顯示
為了列車的運行安全,高鐵營運控制中心(OCC)可能已經把各區間的設定都做了
調整,確保每個區間的列車運行安全,當然,誤點時間的控制就只能夠看路線上各
列車的相對關係進行運轉回復了。
倒是從臺中站的顯示資訊可以看到一個有趣的情形,就是臺北車站轉轍器故障下,
必須使用高鐵板橋站北上月台調度為南下方向的列車,因為會有調度方向的問題,
因此誤點時間較長;但是正常月台調度的列車,誤點時間就相對較能控制。
晚上23:10,筆者終於抵達高鐵左營車站,看到顯示板上顯示了高鐵各列車誤點的
時間,在顯示板上目前顯示的各列車,抵達左營站的時間皆已接近24:00,那麼在
後面的列車,想必抵達左營的時間已經超過24:00了。
就以最後新聞的資料,本次高鐵誤點共計影響40列車、約2.3萬人次的行程,但若
以高鐵每列車989個座位為計算,總運輸座位數為3.95萬個座位,2.3萬人次若不
考慮重疊區間(例如臺北至新竹、新竹至左營為同座位但為2位不同乘客,影響座位
為1座位,但影響人次會算為2人次),初估載客率僅有58%(實際上可能更低)。
這其實顯示高鐵一但發生誤點後,是否可以考慮各列車的營運狀況,透過協調其他
運輸工具來緩衝並延緩延誤時間的增加。例如部分列車避免進入臺北車站、改以板
橋車站發車,或者採取航空業較常使用的「併班」方式(必須同時透過列車長手上
的資訊進行即時更新與調整)等,都是後續可以再進一步討論的議題。
至於有人問,臺北站這麼重要,為什麼不要多設幾組轉轍器呢?其實,高鐵南港站
才是高鐵在北部區間負責列車調度的主力車站。當南港車站啟用後,高鐵臺北站的
轉轍器基本上功能就會和板橋站南端的轉轍器一樣,只是在緊急時備用調度使用。
只不過高鐵南港站現在預計仍要到2016年才會啟用,臺北站的轉轍器就還得要辛苦
地工作一年多,才能把這個重責大任交給南港了。
高鐵帶來西部走廊的便利,但也自己必須承受很大的運轉回復壓力,一旦發生故障
時,第一線的工作人員必須要共同合作與應變,才能安全地把旅客送到目的地。
僅以此文向2/16面對誤點壓力的所有高鐵工作人員致敬!
本文圖片攝於高鐵板橋、臺中、左營車站。
留言列表